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谋划好新污染物治理,6月15日,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江苏省环保集团,举办了第一期新污染物主题沙龙。南京大学周东美教授、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石利利研究员、省环境监测中心胡冠九研究员3位专家应邀做专题报告,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于红霞,水处、太湖处、监测处负责同志以及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省监测中心和驻市监测中心等50余人参加交流。
于红霞向参加本次沙龙活动的专家与青年科研学者表示热烈欢迎,指出当前新污染物治理仍存在思想认识不统一、技术储备不充分、治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并对强化新污染物治理基础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国家统一的新污染物数据库,制定数据入库标准;二是要持续加强新污染物环境行为与效应、环境基准理论和方法等基础研究;三是加强与高校、兄弟院所交流,全面提升学术视野、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
特邀专家分别围绕新污染物生态环境行为、生态效应评估和监测技术作了精彩的专题报告。周东美教授重点讨论了新污染物污染现状与危害,对比了国际风险防范经验与我国风险防范现状,提出江苏省风险防范的未来方向。石利利研究员系统详细讨论了典型物质DDT、毒死蜱、PFAS、双酚类以及二噁英的环境健康风险,就源头治理、过程管控和末端防控,提出“十四五”的治理建议。胡冠九研究员重点介绍了新污染监测方法与手段,从色谱/质谱联用和液-质联用技术前景推广和新污染物监测的技术需求方面提出思考与建议。
与会代表就新污染物治理方面的需求、问题、困惑等与专家们展开了互动交流与讨论,围绕新污染物风险防治开展多视角畅谈,专家建议我省“十四五”新污染物管理需重点推动法律建设、底数评估、基础研究、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工作。
本次沙龙活动旨在提供学术和管理交流平台,为“十四五”新污染物管控提供技术支撑,推动我省化学物质环境治理体系和建设能力科学化、精准化与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