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国际新闻
全球1/3的人看不到银河 星空变成奢侈品
发布时间:2016-07-06    作者:    点击量:
   人民日报报道  银河璀璨的星光成就了梵高笔下的名画《星空》,编织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好传说,是诗人口中“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的灵感。然而如今,光污染就像一块橡皮擦,将漫天星空拆解得支离破碎。

  每亮一座城,就熄一片天

  没有光污染的晴空下,肉眼可见7000多颗星星。童年记忆中,我们寻找猎户座,分辨勺状北斗七星。然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光污染的影响。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根据高精度卫星成像数据,并结合全球2万多个地面站点的观测,制成了迄今为止最精确的新版《天空人造光线亮度世界地图集》。新研究将“光污染天空”定义为亮度等级14级的天空——约比正常的夜空亮度水平高出10%。结果显示:全球超过80%的人居住在光污染的天空下,约1/3的人看不到银河,其中,高达99%的欧洲和美国人口受光污染的影响。按照光污染对人口比例计算,新加坡、科威特、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韩国等是全球光污染最严重的国家;我国北京、上海、香港和台湾城市上空大面积区域被“屏蔽”;受光污染影响最小的乍得、中非共和国和马达加斯加等10个国家均位于非洲大陆。与15年前的地图集相比,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全球光污染持续增强,北美洲和欧洲每年增加6%。
  每点亮一座城,就熄灭了一片天空。光污染直接威胁着天文观测。作为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它记录着人类追溯起源、探索宇宙的全过程,科学家们仰望星空,解释和观察环绕我们的浩瀚宇宙,如果辨别不了清晰的天空,我们不会知道生活的银河系,不了解宇宙中有500亿个星系。没有光污染的情况下,夜晚天空可以看到光度接近7等的星星,而在大城市内,光污染特别严重,只能看到2等的星星,很多孩子甚至从来没有目睹过浩瀚星空的壮丽。有科学家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光污染将演变成为规模浩大的天文灾难。

  光污染让“飞蛾扑火”

  我国古代就有“飞蛾扑火”的说法。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郝洛西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在光源的刺激下,许多动植物会产生定向运动。因而,光污染也威胁着无数生物的生命。”一项调查发现,仅美国境内每年就约有10亿只鸟因为撞击建筑物死亡。在实验中,关闭灯源的建筑物前发生鸟撞击死亡率明显降低。
  光污染对夜行动物的伤害是致命的。和很多动物一样,萤火虫依靠黑暗来交配、猎食或躲藏。但因为栖息地光源的变化,萤火虫大量死亡,如今的城市里,再难寻见这闪闪的“星星”。另据粗略统计,仅美国弗罗里达沿海地区,每年殒命的新生小海龟就达到10万多只。由于把灯火通明的陆地误当作海洋,趋光的小海龟迷失方向,长时间缺水而亡。
  此外,光污染还是全球变暖的肇事者之一。据统计,全球每年照明耗电约2万亿度,生产这些电力需要排放十几亿吨的二氧化碳和一千多万吨的二氧化硫。而研究表明,全球变暖一半以上因素是二氧化碳过多排放。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类千百年来的生活规律也深受光污染的干扰。郝洛西介绍,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为三类: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白亮污染指强烈阳光经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等装饰反射的光线,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中,人的视网膜和虹膜会受到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高发。商场、酒店的广告灯牌营造的人工白昼,以及歌舞厅安装的旋转灯、闪烁彩色光源等构成的彩光污染会迫使瞳孔频繁缩放,造成眼疲劳。
  光污染还与乳癌有密切关系。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轮班女性乳癌发病风险比正常女性高出1.5~2倍。研究人员分析,非自然光抑制了人体褪黑素的分泌,影响了免疫系统。另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分别采集了一群健康人在夜晚正常情况下褪黑素水平高的血液,以及暴露于光线中,夜晚褪黑素水平低的血液。之后,他们在实验鼠身体固定部位注入了人类乳腺肿瘤,再将两种血液样本直接打入肿瘤中。结果发现,高水平的褪黑素有效抑制了肿瘤细胞生长,而褪黑素水平低的血液会导致肿瘤细胞迅速生长。

  降低光污染是双赢

  当许多人在为美丽城市夜景而骄傲感叹时,并未考虑到这些所谓“不夜城”对环境的伤害。照明手段的掌握是为了让人类改变夜间状态、调整作息时间、丰富夜间活动。但“不夜城”不能改变“夜”的本质,人类需要“息”的空间。美国作家提摩西·费瑞斯提醒,降低光污染是一场双赢的改革,它不会伤害任何人,还可以减少能源浪费。
  在郝洛西看来,光污染防治离不开法律法规的完善,为夜间景观设计、施工的规范化提供依据。她建议,城市照明规划不妨遵循“适时、适度”原则。夜间照明分时段,根据不同地点和需要而各有不同,同时,大力推广新型节能光源。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对光污染采取措施,例如美国纽约规定,霓虹灯等设施只能集中建在纽约时代广场周围,其他地方要么不允许出现,要么对面积和亮度进行限定;通过系统的光污染评价体系,对光污染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和判断,为立法提供充分的操作依据。日本在环境厅统一领导下,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全国夜间天空亮度等数据开展普查,并且每隔一定周期就会进行反复检测和对比研究。
  作为普通民众,一方面要学会保护自己。不在光污染地带长时间滞留,室内居住可安装百叶窗或双层窗帘,根据光线强弱做相应调节,减少强光对身体伤害。另一方面,也要警惕家中的光污染。使用节能灯,同一房间灯光颜色不超过三种,避免光线杂乱;根据房间大小选择灯具瓦数,不一味追求灯火通明的效果;可以根据照明需求,适当增加落地灯、台灯等灯具;晚上9点后关掉一些灯或调低亮度,使体内褪黑素水平逐步提高,为睡眠做好准备。
附件:
[ 关闭CLOSE ] [ 打印PRINT ]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建议您使用1027*768分辨率浏览本站效果更佳 部门信息排名

主办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Jiangsu Provincial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ICP备案号:苏ICP备06037821号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江东北路176号 维护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办 电子邮件:hhrhl@126.com

信息产业部ICP/IP地址信息备案号:苏ICP备060378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