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宜运河位于常州市和宜兴市境内,是连接京杭大运河与太湖主要入湖河流太滆运河、漕桥河、太滆南运河、烧香港、社渎港等的重要通道。近年来由于常州市钟楼区和武进区的生活、工业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增加,武宜运河的水质总体处于劣ⅴ类,成为太湖主要入湖河流太滆运河、漕桥河、太滆南运河和社渎港等的主要污染来源。因此,开展武宜运河的综合整治规划工作对于改善太湖水质、减轻蓝藻危害和保障水源地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省环保厅要求在编制15条主要入湖河流综合整治规划的同时,开展武宜运河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编制工作。
受省环保厅委托,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了“武宜运河水环境整治规划”编制小组,历时四个多月完成了《武宜运河(常州段)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编制工作。
2009年1月12日,省环保厅组织召开了《武宜运河(常州段)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专家评审会。参加会议的有省太湖水污染防治与蓝藻治理专家委员会史振华主任、省太湖办朱铁军主任、省环保厅柏仇勇副厅长及省发改委、经贸委、水利厅、农林厅和常州市、钟楼区、武进区政府及环保局的代表,会议聘请了省太湖水污染防治与蓝藻治理专家委员会5位专家组成专家组。省环科院王惠中副院长向与会专家和代表汇报了《武宜运河(常州段)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情况。
该规划全面考虑区域内外污染源对武宜运河(常州段)水质的影响,在分析研究流域重点污染特征的基础上,以河流容量为前置约束条件,实行水(环境)功能达标控制,整治方案总体可行,有较强的操作性。规划中提出的汇集点源治理、生活及面源控制、生态修复和机制创新等多方面的措施,不仅符合生态文明的原则,而且有利于推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专家组认为,该规划思路清晰、技术路线正确、目标明确、内容全面,一致同意通过评审。专家组还认为,该规划针对太湖流域生态脆弱及河网水系相互影响的特点,提出的生态隔离区、重点控制区和生态产业区的分类管理控制方法,在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中具有创新性。 |